2009年3月10日,杭城钱塘江边汽笛长鸣,两座银灰色的海水淡化智能厂在晨光中闪耀着金属光泽,三座巨型蓄水池如蓝色巨兽静卧江畔,管道网络如血脉般向城市延伸。沈知意站在中控室,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第一滴淡化水正以每分钟千吨的速度注入市政管网,潮汐发电机产生的电流顺着高压线汇入华东电网。
“沈总,试运行数据超出预期!”工程师指着监测面板,“淡化水纯度达到99.99%,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65%。”话音未落,窗外传来重型卡车的轰鸣,印着“星宁物流”的奔驰车队正满载着桶装水驶向城区,车载智能系统实时规划着最优配送路线。
此时,星达下游产业链园区内,合作企业的厂房灯火通明。食品加工厂用淡化水制作高端饮料,电子企业将其作为精密仪器冷却剂,连周边的农业大棚都接入了智能灌溉系统。一位物流公司负责人握着沈知意的手感慨:“用你们的运输调度算法,我们的空驶率从30%降到了5%,司机收入涨了40%!”
消息很快传遍业界。某日清晨,星宁集团接待室迎来一位不速之客——农夫山泉的代表带着诚意与忐忑来访。“沈总,我们听闻这里的淡化水品质远超天然水源......”对方话音未落,沈知意已将合作方案推到桌前:“但我们只和理念一致的伙伴共享资源。”她调出全息投影,展示着与娃哈哈共建的“未来水都”生态链——
第209章 蓝海新局:水脉经济的裂变效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