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京城凛冽的寒风拍打着三环玻璃幕墙,却吹不散星宁地产总部70层会议室里的沸腾气氛。沈知意站在全息投影前,指尖划过虚拟屏,跳动的数据如星河倾泻——公司股票单日涨幅突破2589亿,旗下杭城与魔都的子公司像双引擎般轰鸣,将整个地产行业的认知彻底颠覆。
“这是属于星宁的时代!”沈知意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回荡,身后屏幕上,十多处楼盘与十五个高档小区的3D模型正循环播放。这些建筑群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呼吸着的“生命体”:屋顶光伏板阵列随日光角度自动旋转,垂直森林墙面的藤蔓间藏着智能灌溉系统,连地下车库的地砖都内置能量回收装置。
坐在贵宾席的王健林摘下老花镜,摩挲着项目手册上的“自循环生态系统”介绍:“知意,你们这哪里是建房子,分明是造一座会思考的城市。”他话音未落,万科王石已调出数据对比:“传统房企五年的利润,星宁地产用一年半就完成了。更惊人的是,税收贡献直接翻倍!”
沈知意轻点屏幕,城市规划图上亮起金色脉络:“这正是智能地产的蝴蝶效应。以杭城‘云栖未来城为例,小区能源自给率达70%,多余电力并网后,居民年均分红超三万元。这些真金白银流入市场,带动周边消费、就业,税收自然水涨船高。”她目光转向坐在角落的大伯沈正国,后者正专注地盯着模拟税收增长曲线。
此时,魔都子公司传来实时画面:建筑工地上,机械臂精准铺设纳米混凝土,无人机群编织着隐形的施工网络。技术总监的声音从扩音器传来:“沈总,智能建造系统误差率已控制在0.1毫米内,比传统人工效率提升300%!”会议室爆发出掌声,沈知意却冷静地调出风险预警界面:“但供应链压力也在加剧,纳米材料的全球采购成本......”
话音未落,沈宁推门而入。24岁的她褪去青涩,一身黑色西装勾勒出职场精英的气场,手中平板闪烁着金融数据:“姐,我们已与三家海外矿企达成战略合作,用未来三年的碳积分收益换取材料优先供应权。另外,我刚接到消息,迪拜王室对我们的沙漠智能住宅项目感兴趣。”
沈知意瞳孔微缩,迅速切换到国际地图。迪拜的金色沙漠上,虚拟建筑正拔地而起——那是她三个月前秘密立项的“绿洲计划”,用海水淡化与太阳能穹顶技术,在寸草不生的沙漠建造自给自足的生态社区。“立刻组建跨国团队,”她转向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告诉迪拜方面,我们不仅能造房子,还能创造新的生存方式。”
与此同时,
第197章 颠覆与领航:智能地产的时代风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