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15日,杭城一中的蝉鸣声格外喧闹,教学楼走廊里弥漫着盛夏特有的闷热气息。午休时分,高二(3)班的教室里,王思博戴着圆框眼镜,正趴在课桌上核对星辰肉饼暑期促销的财务报表。他的书包侧袋露出半截《会计学原理》,书页间夹着的存折上,存款数字已经突破了12万。
“思博,这批优惠券的印刷费用还能再压一压。”同班的陈浩凑过来,校服领口别着“星火实习生”的徽章。两人自从加入星宁工作室,不仅承担了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工作,还利用课余时间开发出一套简易的库存管理系统。“我跟技术组提过,用BB机联动终端,能实时监控各分店库存。”陈浩兴奋地在草稿纸上画着架构图。
隔壁班的走廊里,几个女生正围在一起讨论。16岁的林小雨晃着手中的BB机,屏幕上显示着刚收到的工资到账通知:“这个月在网店客服部赚了6000块!我给我妈买了台电风扇,她再也不用摇蒲扇了。”她的同桌周雨薇翻着手中的《网页设计入门》,眼睛亮晶晶的:“我跟着宿华哥学编程,现在能独立做简单的网页了,等暑假就去湘西的工作室实习!”
校园里的变化,始于两年前沈知意发起的“星火校园计划”。当时,她在晨会上分享创业经历,台下的少年们眼中满是向往。“你们不需要等成年才开始改变。”沈知意举起BB机,“现在就可以用知识和双手创造价值。”很快,校园里出现了“星火兼职群”,从设计海报、撰写文案,到协助分店促销,学生们通过劳动换取报酬。
食堂角落,几个男生正热火朝天地讨论新商机。“咱们帮文具店做线上推广怎么样?”张磊啃着馒头,“现在家长都愿意在网上给孩子买辅导资料。”他的提议得到热烈响应,当天放学后,他们就带着策划案敲开了校门口文具店的大门。一个月后,文具店的月销售额翻了两倍,老板特意给每个参与的学生包了红包。
这些变化,悄然改变着少年们的家庭。王思博的父亲是下岗工人,如今家里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添置了新彩电;陈浩定期给乡下的爷爷奶奶寄钱,老人逢人便夸孙子“有出息”;林小雨的母亲握着女儿买的电风扇,偷偷
第56章 校园星火:少年们的自立成长之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