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3日,杭城税务局大厅被烈日晒得发烫,瓷砖地面蒸腾着热浪。沈知意抱着厚厚的纳税申报材料,校服领口别着的“星火计划”徽章在阳光下微微反光。她刚将装满现金的牛皮纸袋递进窗口,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知意?”
转身望去,堂叔沈明远穿着笔挺的藏青色中山装,胸前的工作牌在空调风口轻轻晃动。作为新任杭城区长,他常来税务局调研,但此刻盯着柜台里的税单,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惊讶——申报企业名称赫然写着“星辰传统肉饼食品有限公司”,应纳税额栏的数字末尾缀着一串零,总额高达800万元。
“这是你……”堂叔的声音不自觉提高,引得大厅里排队的市民纷纷侧目。沈知意将申报回执小心叠好,放进帆布书包:“堂叔,是我们公司的税。上个月刚完成品牌升级,全国分店扩张到47家。”她从包里掏出企业年报,翻到纳税贡献页,“去年全年纳税额才300万,今年预计能突破2000万。”
堂叔接过报告,指尖抚过“非遗工艺现代化改造”“乡村振兴供应链”等项目介绍,喉咙有些发紧。他想起两年前在家族聚会上,这个扎着马尾辫的侄女还在讨论奥数题,如今却以少年之姿,在商界掀起惊涛骇浪。“知意,你知道这笔税意味着什么吗?”他指着窗外正在修缮的道路,“能修好三条主干道,或者建两所希望小学。”
沈知意望向大厅墙上的“依法纳税,利国利民”标语,突然想起创业初期的艰难。那时她蹲在工作室核对账目,为几毛钱的差额反复计算,如今却能以千万级的税额反哺社会。“堂叔,我想和您聊聊。”她从书包夹层抽出计划书,“星辰肉饼想和区政府合作,把老街的老字号纳入供应链,用我们的渠道帮他们打开市场。”
两人移步到税务局会议室。沈知意展开全息投影,老街的青石板路、雕花木门在光影中流转,最终化作数字化的商业版图。“我们可以
第47章 税单上的少年身影:商界新锐与城市治理者的对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