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0章 无奈的朱元璋,没了李暄咱真不行?[1/2页]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墨荷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听完这话,呜哇一声,这些天积压在心中的委屈便化作泪水倾泻而出,他扑通一声跪下,上半身匍匐在地,一拳又一拳往地上咱,碎石块刺破了皮肤,流出了鲜血也不停:
  “皇祖,孙儿没用啊!”
  朱元璋看崇祯哭成这副模样,心里半是生气,半是心疼。
  轻轻叹了口气,安慰道:
  “堂堂天子,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好了,有咱在天塌不了,冷静点,把事情和咱说清楚来。”
  崇祯哭了好一会儿,方才红着眼说起了朱慈炯“溺水”身亡的事儿。
  朱元璋越是听,脸色就越是阴沉,当他听见"东林党支开皇帝近侍"的细节时,脖颈青筋如毒蟒暴起,双眼赤红似要滴出血来:"千刀万剐的畜生!他们怎么敢的?"他的怒吼震得檐角铜铃嗡嗡作响,"咱定要把那些人的舌头都拔了!把他们的心肝剖出来喂鹰!”
  朱元璋最在乎的就是骨肉亲情,为了维护自己的后人,不仅是在皇明组训之中禁止官员弹劾藩王,更是立下了“天下养朱”的政策,可现在,东林党的人竟敢把獠牙刺向皇族血脉!
  “皇祖,孙儿该如何是好啊!”
  崇祯请示道。
  朱元璋脸色阴晴不定,他沉默了许久,道:
  “他们能将你的近侍支开,说明不仅是顺天府,连紫禁城之中都四处是他们的耳目!那些太监宫女倒也罢了,可锦衣卫,还有宫中的禁军,必须全部换掉!否则你随时都会有性命之忧。”
  崇祯闻言,犹豫了一下说:“皇祖,能否将洪武朝的锦衣卫,借与孙儿用?”
  “若是可以,咱早就让他们过来了。”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说:“现在咱最多只能带一百人过来,并且每日只能停留六个时辰,靠咱,护不了你的周全。”
  崇祯着急地说:
  “可除了皇祖之外,这应天府里头,孙儿是一个人也信不了啊!其实上次皇祖离开之后,孙儿就想过了重新培养一批亲信的事儿,但孙儿能找着的人,和东林党多少都有一些牵扯……”
  “你别急,让咱想想。”
  朱元璋打住了崇祯的话。
  低头沉思了起来。
  可,他想破了头也想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崇祯时期的东林党把控朝政,权倾天下。
  他们已经将根系探入了大明的方方面面当中。
  想绕过他们培养一批完全忠诚于皇帝的亲信谈何容易?
  正如崇祯所言。
  应天府之中,哪家哪户能完全和东林党的人没有牵扯?
  即便有。
  是否能抵挡的住东林党的糖衣炮弹?
  即便能。
  如果东林党拿他的家里人去威胁他。
  当若何?
  而最麻烦的是,就算真的有那种,哪怕是家里人被威胁,也能完全忠诚于皇帝的人,又该怎么去分辨?
  内奸可不会把自己不是好东西这几个字写在脑门上。
  沉默了许久,朱元璋忽然想到了李暄。
  假如李暄在这里的话……
  是否能替自己想出好的破局之法?
  朱元璋微微一愣,立刻用力摇了摇脑袋,恼火的骂了起来:
  “怎么又想起李暄那个混账东西了?没他,咱也能行!”
  “治“本”的办法一时想不出来,那就先想个治“标”的办法缓解燃眉之急!”
  朱元璋的想法是,干脆从明末调一百锦衣卫过来,然后搞突袭,一户户去抄家!宁杀错不放过!
  但,仔细想了想朱元璋便否决了这一做法。
  因为,他只能停留六个时辰。
  一旦这样去做,必然会发生抄家抄一半,他带过来的人集体凭空消失这样的事情。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必须培养一批完

第90章 无奈的朱元璋,没了李暄咱真不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