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章 无妄之灾[1/2页]

废土开发日记 鹿人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夏日还在继续。
  红隼显示,室外温度是33.7摄氏度。
  新人类们一个个热得受不了,每天疯狂灌水和吃冰棒。
  长期日晒背后的问题就是降雨少,导致纯看天吃饭的农业受到巨大冲击。
  好在公司也有应对措施。
  首先是农机作业,天气环境对它们的影响较小。人类农夫们可以错峰出动,在气温凉爽的早晨和傍晚去农田里检查和干活。
  再者是首个死海渠的建造成功,带动了水利灌溉,能将水从河流里抽出后送往农田。
  死海渠带来的高压利用算是意外之喜。
  周异原本只是一个突发奇想,觉着当前滑翔机降落到低处难。如果打造完整的环形死海渠,其自带的高压是否能帮助滑翔机降落?
  原理上就是死海渠的下拉压力,和飞丝的浮力互相之间进行抵消。
  他让机电程序员们进行了大量模拟实验。
  最终结论是可行。
  顺着这一思路,程序员们先进行了建模和反复测试,最终敲定了死海渠的具体位置和尺寸参数。
  建造沟渠本身是一项专业度很高的工作,尤其还牵涉利用死海入河口,必须找经验丰富的职业者来做。
  于是周异找到商福林,通过春秋商团雇了挖掘沟渠的两名专业机电生命,交给了公孙宝指挥。
  公孙宝也不负众望,将这一基建工程在一个月时间里达标完成,通过了验收。
  海渠内的环形岛被打造出了停机坪,滑翔机在那既可以降落,也能起飞。
  这一核心配套设施解决,滑翔机终于可以大规模生产。
  接着周异叫来袁通,询问制造情况。
  “董事长,目前制造速度还是卡在那儿。除去零部件制造和测试需要大量时间,对飞丝滑翔翼的安装和测试,也消耗时间。”
  “滑翔机组装造好后还需要做飞行测试,这个也得至少12个小时。”
  袁通苦笑:“我们现在滑翔机制造工人总共有31名,工作效率比起过去虽然提速明显,但1天只能造1架,暂时无法提升。”
  “还有事阿峰和抓马改良出的载人式滑翔机。那个就更慢,因为需要更多的测试和工序,确保平衡稳定,6天才能造1架。”
  “当前我们总共有单人滑翔机48架,其中35架已经完成飞行测试。载人式滑翔机6架,其中4架完成了飞行测试。”
  周异皱眉:“太慢了。”
  他看向袁通:“大规模招人,用现在的骨干工人带新人。滑翔机需要大规模生产,我们要尽快开始正式对外出售,不能再拖。”
  袁通踌躇片刻:“如果要提升效率,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说。”
  “我建议,将外壳、外骨部分组装、飞行翼裁剪和安装交给沙港市那边,由沙海公来负责基础骨架。沙港城市里有不少的工匠、裁缝和铁匠,这部分交给他们可以更快。然后我们分一点利润出去。”
  袁通讲道:“由我们来完成最后的核心飞丝滑翔翼装配,做最终的装配和试飞。这样效率能够提升,而且核心技术依旧由我们掌握,最重要的安全测试也由我们把关。”
  “如果能够达成的话,我们的人员能专注于核心的两个流程。只要沙港那边跟得上,我们这边每个月保底能产出50架滑翔机。”
  周异立即通过红隼联络到另一头。
  听到这事,沙海公满口答应:“没问题,当然没问题啊。周先生,我们这边人力很充足,完全可以做这事。滑翔机终于要量产了,我可是很早以前就等着这一天。”
  “我们是合作生产,利润共享,收益分成,公司8,你们2,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
  不过定价方面还没敲定。
  周异又叫来阿峰和千粟,一起来讨论价格。
  袁通向大家公开了数据:“单人滑翔机造价是14.4万菇,载人滑翔机造价为31.2万菇。”
  “在船厂,船只的成本一般在售价的40%60%。按照我们的低价策略,那就以60%作为标准,单人滑翔机对外售价应该是24万菇,载人滑翔机价格为52万菇。”
  “单人滑翔机利润约是9.6万菇/架,载人滑翔机利润为20.8万菇/架。”
  “相比强化车和强化船,这个价格已经很便宜了。”
  阿峰则是听得面露难色:“还是好贵。哪怕公司里的员工,也要两年才买得起最便宜的单人滑翔机……能不能再便宜一点呢?”
  袁通摇头:“再降低成本和售价,得大幅提升产量才能做到。因为我们还要负担工人们的薪酬,以及研发方面的消耗,前期投入也很巨大。”
  千粟则是忍不住打断道:“喂喂,我们好歹是做生意,不赚钱怎么行?还有,对我们的滑翔机有点信心好吗?这玩意儿根本不愁卖。”
  她对周异说:“董事长,我觉得大家走入了一个误区。”
  “这滑翔机明显是军用载具啊……想想看嘛,即使卖给普通人,大多数人他敢飞过死海吗?他不敢。在地面飞行,还需要配套,靠平民自己是做不到的。”
  “但各城市的领海主不同,它们非常需要这东西。因为空中拥有最好的视野,在天上可以随时看

第55章 无妄之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