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看着则子,对于官僚体系,多数人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也不是很满意,直到看到冯宁上奏的则子,越看越满意,倒是觉得冯宁去皇家别苑种红薯有些屈才了。
冯宁上奏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职权划分明确。
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统辖六部。
吏部:负责官吏考核、任免等。
户部:负责全国土地、赋税、户籍等。
礼部:负责典章制度、祭祀、科举等。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律法、刑狱。
工部:负责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中书省设立:中书令二人、中书侍郎二人、中书舍人六人、主书四人。
门下省:侍中二人、门下侍郎二人、左散骑常侍二人、左谏议大夫四人、给事中四人、典仪二人、城门郎四人、符宝郎四人、左补阙六人、左拾遗六人。
尚书省:尚书令一人、尚书仆射(左右各一人)、尚书丞(左右丞各一人)、尚书司郎中(左右各一人),员外郎(左右各一人)、六部尚书、六部侍郎、六部二十四司郎中、六部员外郎。
六部中都设立:尚书、侍郎、郎中、主事、员外郎,尚书为最高长官,侍郎为副职,郎中、主事、员外郎负责具体事务。
始皇越看越满意,真想即刻就召冯宁回来,但想了想还是红薯要紧,当即让冯宁详细写科举之事,他可是一眼就看到了,冯宁既然写出来了那就代表有眉目了。
冯宁结合了唐宋元明清的官僚体系,思索再三原本想着暂时先忽略三省的,可还是让始皇自己抉择算了,三省分散权力对于始皇来说不见得是好事,但提高行政效率,互相协作制衡也可维持政治权利的平衡,最终决策权自然归于皇帝,就看皇帝的协调和制约了。
九品中正制跟大秦现有制度有一定的相似,选官制度上,大秦是以军功爵制、举荐等,根据个人能力和表现来绶官,九品中正制最初设立也是通过评估人物的才能和品德等确定等级,以此作为绶官依据,与秦朝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后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问题。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互相制衡,共同为皇权服务,大秦丞相权利相对较大,三省则是分散了职权,但也需皇帝把控,冯宁还是想既然要改革那就一步到位,始皇有直属的黑冰台,可有效的把控和监督,适当的削弱三省的权利,减少三省对皇权的威胁,这至少要数年的实行才能有效运转,也是急不得的。
冯宁上奏之后就悠闲了几日,接着始皇的口谕就来了皇家别苑,冯宁也是服气了,他这是操不完的心啊。
冯宁在苦恼科举这个题目,朝会上就着三省六部这个提案,已经吵的不可开交。
“陛下三思啊,
第11章 万年系统,大秦万年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