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这些岗位都能让传统工人转型。”
她转向沈宁:“金融板块设立专项基金,为失业工人创业提供低息贷款。星宁文媒和文化公司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通过火种短视频免费投放。”沈知意调出一份草案,“就像我们当年在湘西做的那样,用科技授人以渔。”
消息传出,全球瞩目。在越南胡志明市,失业的纺织女工通过星宁的线上课程学习3D服装设计;在印度班加罗尔,被裁的建筑工人开始接受智能设备安装培训。星宁郑州厂区门口,报名转型的工人排起长队,他们手中拿着的星达平板上,正播放着《机械臂操作入门》的教学视频。
然而,危机的余波仍在蔓延。欧美老牌企业联合施压,要求星宁放缓技术迭代速度,甚至在WTO提起诉讼,指控“技术倾销”。沈知意出席国际峰会时,面对记者的尖锐提问,她举起手中的星达笔记本:“阻止技术进步,就像试图用双手挡住潮水。星宁选择的不是制造危机,而是在风暴中搭建诺亚方舟。”
三个月后,星宁发布的《全球再就业白皮书》震惊世界:通过技术培训与创业扶持,帮助超过500万失业者重新上岗;星宁园区孵化的新型企业,创造了23万个高技能岗位。当全球经济还在衰退的泥潭中挣扎时,星宁的股票逆势上涨,用数据证明了科技向善的力量。
2009年的深秋,沈知意站在星宁硅谷新区的楼顶。远处,智能工厂的灯光与星空交相辉映,楼下传来新入职员工的欢声笑语。她的手机震动,是沈舒发来的消息:“姐,游戏里的‘虚拟就业城用户突破1亿了!”沈知意回复了一个银杏叶的表情,心中默念:或许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技术的革新,而是面对变革时失去破局的勇气。而星宁,将永远做那个在黑暗中点燃火种的人。
第118章 危机漩涡中的破局之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