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让他们无视民族界线,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大同思想。”
阿廖莎轻轻笑了出来,\"鬼才信这些呢!\"
她的话虽带讽刺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某些信念的态度。
“你说相信?那我就信了。”
第二天,代表团并未急于参加会谈,而是通知中方将会议延至下午,对此,中方并无异议。
在驻地的会议室里,加洛、科尔维斯以及其他随行的主要官员和三位农业专家、两位生物学家都出席了会议。
“根据我们的信息,对方这些年并没有大量生产杂*种子,意味着他们同样处于初步阶段。”
小艾莎将散落的发丝捋到耳后,露出精美的脸庞,让左边坐着的科尔维斯愣住了眼睛。
如果不是顾虑颇多,他真想表达更多的亲昵。
加洛轻笑,“看来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
他们舍不得使用的东西竟拿来换物资,真是迫于困境才出此下策。”
大家都笑了。
“小艾莎同志,知道他们的培育地点吗?”
科尔维斯问,因为这段时间他们的驻地也在打探消息,但对方的安全措施非常严密,并且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受限。
上次几乎牵连了他们的情报工作,使得大家更加小心谨慎。
小艾莎点点头,“我们的人认为,这可能与研究人员杨晓东有关,他所在的村庄——阳家庄,就在城外。
我们猜测,基地应该在那里。”
科尔维斯点头,“这点至关重要,只要确定位置,总有办法获得这些种子。”
小艾莎点头,“我们会继续调查此事。”
加洛笑着拍手,“好,一旦确定,三位专家有没有信心培育我们需要的优质种子呢?”
三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微笑着露出自信。
“不得不说,他们的运气很好,竟然误打误撞找到了最佳方案。”
“正如古人说过的,***由他们的祖先发明,结果却成了现代文明的利*。”
说到这里,这个人自信满满,“就像这个玉米一样,他们的好运注定是一时的,尘埃落定之后一切都会被超越。
我们伟大的联盟终将主导世界。”
话音未落,周围的目光充满了热情。
边上一个戴眼镜的老者拿起本子写了起来。
“只要拿到样本,即使不十分明确,我们也能进行分析研究。”
画着图他解释道:“如果现在能有种子,我们可以在回去后的温棚种植,在今年就能看到收成,然后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栽培。”
“利用我们强大的工业能力和专业人才储备,多方面共同发力,最迟到明年就可得到杂*种。”
“后年我们就能有大量的种子用于支持关键任务。”
老人说道,另两人也一致认同。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研究,对于杂*作物培养已经烂熟于心,唯一的短板就是没有合适的种子来源。
正所谓无米之炊难以为炊。
但这次如果能通过情报渠道找到所需,后续的工作就不再是问题。
“团长同志,只要获取了种子,接下来的事我们一定能办好。”
加洛听到三位肯定的答案,向小艾莎转过身说,“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我们在谈判中做出的努力必须换取应有的回报。”
“如果无法*待给领袖,那是不可接受的。”
小艾莎立刻回应,“我们将尽快落实细节。”
“并且创造条件获得种子。”
科尔维斯在一旁表示支持,“有什么需要,我们会尽力配合。”
小艾莎点了点头。
加洛站了起来,“好了,同事们,让我们商量下午会议的对策吧。”
房间里响起了一阵欢笑。
轧钢厂的一角,中午阳光炽热,食堂内却因为风扇凉快得多。
工人们围坐一桌午餐休息,讨论工厂里的八卦,或是对生活现状发表看法。
杨晓东和工友们聚在车间门口吃饭,虽地面热得可以煎蛋,但这里却因为风扇而格外舒爽。
旁边的车间加班赶制更多电风扇,大家都希望尽快安装在各自的宿舍或办公场所。
其中有人议论起六车间为了增加产量忙碌不已的事情。
有人提到,昨晚六车间去给屠宰场安装风扇的工人带回来不少猪内脏。
周明一边倒臭豆腐,一边感叹地说,要是那些肉品还在厂里,十一车间就可以好好享用一顿丰盛大餐。
杨晓东没接话——昨晚,老主任送来的整只后腿让他家的晚饭丰盛了不少。
吃完饭前的小热闹,王强提点着工人们要赶紧用餐,为下一*的辛勤劳作积蓄能量。
食堂员工孟大妈出来查看餐桌状况,关心他们的日常健康。
几人闲聊
第136章 看来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