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堂疾驰而去。
此时,聚义堂内气氛凝重,琳琅、彭大波、高顺、夏侯惇以及太守等一干人正满脸焦虑地来回踱步,急切地盼望着李虎带回有关敌军的最新消息。
"大帅,我回来了。"
李虎一边大口喘着粗气,一边快步迈入聚义堂内,声音略带沙哑地喊道。
琳琅闻声立刻迎上前去,脸上满是关切之色,迫不及待地问道:"周仓兄弟可有新的情报?"
李虎稍稍平复了一下呼吸,然后将周仓所打探到的详细情况逐一道出。
众人听完之后,不禁面面相觑,表情都变得异常严肃,整个聚义堂瞬间陷入了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还是彭大波率先打破了这片沉寂,面色凝重地开口道:"看来这次黄巾军是有备而来,来势汹汹啊,咱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得想出应对之策才行。"
琳琅微微皱眉:“如今我们对他们的主力位置还不确定,若是贸然行动,确实容易陷入被动。但若一直按兵不动,等他们突然来袭,我们恐怕会措手不及。”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走进营帐:“报!前方发现了一支不明军队的踪迹,可能像是黄巾军的小股部队”
夏侯惇瞪大双眼,怒发冲冠,口中唾沫横飞,直接开口骂道:“他奶奶的,老子本本分分做人,从不招惹他人,可这些家伙居然蹬鼻子上脸,自己送上门来找死!”
紧接着,又挥舞着粗壮的手臂,大声补充道:“怕什么?给老子打,狠狠地打!”
就在此时,一向以沉稳着称的琳琅也霍然站起身来,朗声道:“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前往城楼一探究竟。”
话音未落,便如疾风般率先朝着城门走去。
众人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紧随其后,脚步匆匆,一路小跑着向广陵城的城楼奔去。
不多时,众人终于登上了广陵城的城楼。
站在高处,极目远眺,但见远处的地平线上,影影绰绰间似乎有一支军队正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伐朝这边行进过来。
由于距离实在太过遥远,根本无法看清这支军队的确切人数以及所采用的阵型。
“难道说……这会是黄巾军的反攻部队吗?而且还是先锋队?”一旁的彭大波眉头紧皱,满脸忧虑地猜测道。
琳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冷静地分析道:“眼下情况未明,无论这支军队究竟是不是黄巾军的反攻先锋,我们都绝不能掉以轻心,任由他们轻易靠近我们的城池。当务之急,应当先派出一小队精锐人马迅速前去探查一番,摸清楚对方的底细。其余人等,则需在此严阵以待,随时做好投入战斗的准备。”
听闻此言,士兵们齐声应诺,然后有条不紊地开始行动起来。
这时李虎挺身而出,抱拳说道:“大帅,请准许末将前往!末将自幼生长于此,对于这一带的地形可谓了若指掌。”
琳琅点头同意:“好,你带领一小队人马前去探查,务必小心,一旦发现敌情,立刻回来汇报。”
随即琳琅转过身对高顺将军说:“彭大波身体还没复原,不如你在后面保护一下李虎,让他能顺利的探查黄巾军的虚实?”
高顺将军微微颔首,表情很果断:“大帅放心,我定会护好李虎,让他平安探得情报归来。”
说罢,点齐一队精锐士兵,与李虎一同悄然下了城楼,向着那支隐隐约约的军队疾驰而去。
李虎骑在马背上,目光紧紧盯着前方,心中暗自盘算着探查的策略。
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一行人在荒野中疾驰,扬起阵阵尘土。
随着逐渐靠近,那支军队的轮廓越发清晰。
李虎举起手,示意队伍停下,他们躲在一处小山坡后,观察着敌军的动静。
只见敌军行军井然有序,旗帜飘扬,人数大约差不多有数千人之多,看装备和行军的架势,似乎有些像主力部队。
“看来这黄巾军并非乌合之众啊。”李虎皱着眉头低声对身旁的高顺将军说道。
高顺用一贯的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嗯,我们得小心应对,先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举动。”
就在这时,敌军中突然走出一队人马,向着他们这个方向缓缓走来。
李虎心中一紧,连忙示意大家做好战斗准备。
然而,这一队黄巾军走到距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便停了下来,似乎像是在巡逻。
李虎悄悄松了一口气,对高顺将军使了个眼色,两人带着士兵们小心翼翼地绕开这一队巡逻兵,继续向敌军深处探去。
终于,李虎和高顺悄无声息地摸到了敌军的大营附近。
李虎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观察着眼前这座营地。
发现敌军的防御简直可以用铜墙铁壁来形容,各个关卡不仅设置得错落有致,而且每一处都有大量的重兵把守。
这些守卫个个全副武装,手持利刃,目光如炬,警惕性极高。
第24章 情报的正确利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