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章 迷雾中的来者[1/2页]

穿越三国:姐妹同心 斗战圣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在那不远处,一支密密麻麻、黑压压的队伍如同铺天盖地的乌云一般汹涌而来,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和无边无际的恐怖气息
  瞬间就让琳琅、高顺、彭大波以及夏侯惇四人的心头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深深的恐惧之感。
  尽管四个人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但面对这样突如其来且规模庞大的“敌人”,也不禁感到一阵心慌意乱。
  不过,多年来养成的战斗素养还是让他们迅速做出反应,有条不紊地调整好了战斗阵型。
  每个人都紧绷着脸,手持各自的武器,严阵以待。
  然而,即便是摆出了防御姿态,从这四个人的眼神之中,依旧能够清晰地察觉到那难以掩饰的惧意。
  毕竟此时此刻的局势对他们极为不利,敌人隐藏在暗处,行踪飘忽不定,让人捉摸不透;而自己一方则完全暴露在明处,一举一动都尽收对方眼底。
  眼下,他们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将目光紧紧地锁定住远处那片弥漫着未知的黑暗。
  不敢有丝毫松懈,必须全神贯注,时刻保持警惕,准备迎接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故
  站在一旁的琳琅眉头紧蹙,凝视着远方那片黑暗,低声自语道:“莫非广陵城,即将风云变幻?”语调沉稳如磐,然而其中蕴含的忧虑却如阴霾般沉重
  高顺,手中武器紧握,却直接对琳琅言道:“无论来者何人,既敢于这乱世中现身,必有其非凡之能,吾等务必谨慎行事”,其声低沉而有力。
  然而夏侯惇,本性急躁,径直对身旁的琳琅、高顺和彭大波道:“哼,休论何人为援军,若敢阻我等前路,必让其有来无回!”
  言罢,猛然抬头,仰望远方天际,仿若向这浩瀚天地昭示自己的决心,继而高声呼喊道:“诸位,今日虽死犹荣,一同冲锋吧”
  唯有彭大波显得最为出奇地冷静沉着。
  毕竟是曾经黄巾军的高级将领啊!
  只见面色凝重,缓缓开口说道:“诸位,请暂且不要轻举妄动。虽然我目前仅仅只能略微有所感应,但已经能够隐约察觉到广陵城原本就是一个暗潮汹涌之地,仿佛有众多股势力正在这片土地之上穿梭游荡、相互角逐。当前的局势可谓是错综复杂到了极点,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大意,恐怕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因此,无论如何,大家都必须要小心谨慎地应对眼前的局面才行。”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彻云霄,由远及近传来,那声音越来越大,渐渐地变得清晰可闻起来。
  听到突如其来的马蹄声,四人不禁同时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眸深处,都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一种坚毅果敢以及高度戒备的神色来。
  紧接着,动作敏捷地迅速站成了一排,并挥手示意身后的士兵们提高警惕,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来者队伍的为首者身着一套银光烁烁的铠甲,整个人显得庄重肃穆、气势磅礴。那张冷峻的面庞仿若精雕细琢般棱角分明,一双深邃的眼眸中不时闪烁着一缕令人费解的光芒。
  此人收紧缰绳,令胯下骏马止住步伐,而后以其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扫视了琳琅等四人,最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且耐人寻味的笑容。
  “诸位,无需如此紧张。我等并非黄巾贼的援兵,而是……朝廷派遣来剿灭黄巾贼的军队”身着银白色铠甲的人徐缓开口,声音低沉而雄浑。
  此言一出,四人皆是一怔,旋即相视无言。
  朝廷援军?在这乱世之中,汉廷莫非已然腐朽没落,怎会蓦然派遣援军现身于此?
  “哼,汉廷援军?可有凭证!”夏侯惇双眼圆睁,率先对那蓦然现身之人发难。他久经沙场,岂会轻信这凭空出现、毫无端倪的消息。
  但见那人身着一袭银白甲胄,于日光下泛着冷冽寒光。直面夏侯惇的质询,仅是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伸手入怀,徐徐取出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
  继而,轻轻将玉佩递至距自己最近的琳琅跟前。
  琳琅谨小慎微地接过玉佩,仔细端详起来。但见此玉佩质地温润,其上精雕细琢着精美的云龙图案,活灵活现,仿若即刻便要腾空而起。
  而在玉佩的正面,赫然镌刻着一个苍劲雄浑的“御”字,其字体庄严肃穆,尽显皇家的尊贵风范。
  “这……这竟然是真的?”琳琅惊愕不已地抬起头来,目光直直地凝视着那位身着银白甲胄的人。眼中流露出一抹诧异之色,显然对眼前所见倍感讶异。
  见琳琅如此反应,那银白色铠甲之人微微颔首,表示肯定。接着,他神色一正,严肃地说道:“我等乃是奉当今圣上灵帝刘宏之命,专程前来调查广陵城近日所发生的一系列异常情况。根据我们所掌握的可靠情报显示,此地极有可能是黄巾贼的一处重要据点,他们妄图在此再度兴风作浪,掀起一场新的叛乱。”
  就在此时,毫不犹豫地开口自报家门:“吾乃大汉车骑将军皇甫嵩是也!若诸位亦是前来攻破广陵之敌,那么本将军愿意助尔等一

第16章 迷雾中的来者[1/2页]